- 王晓军;
自日本平安时代起,莳绘工艺逐渐广泛应用于佛教用具、武士用具、婚礼用具及外销漆器等领域,成为日本漆器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支。制作莳绘的用具与材料,有些与制作其它漆工艺使用的用具和材料是共通的,有些则是专门为莳绘工艺设计使用。笔者对研出莳绘、平莳绘和高莳绘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后续研究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便利。故宫院藏仿洋漆漆器主要为平莳绘和高莳绘工艺的作品,并未包含研出莳绘。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材料和工艺的差异所致。
2025年03期 v.44;No.138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利萍;
金银平脱工艺是我国著名的镶嵌和雕刻相结合的髹饰工艺,是在战汉釦器及贴金银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为唐代。本文重点介绍了在中国漆艺有着重要影响和工艺价值的成都漆艺及成都漆艺独具魅力的平脱工艺的起源,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脉络、工艺特征及当代的传承发展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平脱工艺跨界表达探索及展望。
2025年03期 v.44;No.13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怡;陆曦;
苏州漆器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体现着工艺美术特有的魅力,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苏州漆器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工艺品,它更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漆艺文化和手工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款彩漆器作为苏州漆器制作技艺的一个载体,兼备雕刻与绘画属性,以精致著称。本文试图通过以葆怡堂款彩漆器为例,直面传统技艺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对守正创新的理念、不同的工艺设计和制作细节分析,探究当代苏作漆器制作技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025年03期 v.44;No.13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展梦夏;
作为记录中国古代漆艺的经典,《髹饰录》一直备受学界重视,然而其版本、性质与体例问题尚无定论。本文在详细比对蒹葭堂本和德川本的异文后指出,德川本是更精善的抄本。通过分析全书的体例,指出《髹饰录》并非漆工的技术手册,而应为鉴藏类书籍;所预设的读者对象,也不是漆器的制作者,而是漆器的欣赏者和消费者,即文人士大夫。
2025年03期 v.44;No.138 29-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文娟;
生漆文创产品在文化、经济、艺术层面具有核心价值,市场形势受政策、需求、产业链等方面的影响。数智时代,其在市场规模、区域分布、业态形式等仍存在认知门槛高、内容营销不足、目标用户难以触达以及人才与思维短板等现实挑战,要以“技艺”融合为切入点,构建聚焦涵盖数字化内容传播、智能化用户体验、精准化用户运营及复合型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生漆文创产品在文化消费市场破局出圈。
2025年03期 v.44;No.13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清勇;
古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在历代传承下来的古琴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古琴给我们带来音乐上的享受,同时也会惊叹于为何千年的古物居然能够保留至今还依然有着实用和美学的价值,本文将通过对古琴斫制中的传统大漆工艺进行详细的记述,以期达到传统大漆工艺在现代的传播。
2025年03期 v.44;No.138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扬;
工艺美术盆景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汉唐时代,在明清时期,得益于珠宝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工艺美术盆景到顶峰。尤其是清代宫廷之中,各种以金属和宝石制成的仿自然人工盆景,受到皇室的喜爱。工艺美术盆景作为一种室内装饰陈设,盆景上半部的仿自然景观精巧玲珑,形态各异,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其下半部花盆部分的工艺和材质也不容忽视,对盆景整体的风格和陈设位置的选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谨以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漆器工艺盆景为例,解析漆器工艺盆景的风格特点。
2025年03期 v.44;No.13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